營銷資訊
2013年05月11日 01;35;05 人氣度:2462 作者: 來源:微博
幾乎在一夜之間拔地而起,又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這是許多中國式快公司的真實寫照,透視中國式快公司崛起的奧秘,多源自消費者的“非理性消費”,即消費者受到廣告效應的影響做出非理性選擇。分析這些公司消失也同樣迅速的根源,在于其患上的“富貴病”,所謂富貴病,即企業依靠自身核心優勢之外的因素(如政策扶持、行業壟斷、市場投機、噱頭炒作等)迅速爆發,但這種爆發是一種非均衡式成長,表現為局部機構腫脹、人力資源配置嚴重扭曲、免疫力喪失,幾乎無力應對外界環境的變遷或競爭對手的侵襲?偨Y快公司失敗的案例,他們的發展呈現以下的特征:
第一階段:轟炸式宣傳。一般而言,很多快公司都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與消費需求引導力。為調動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快公司往往在產品包裝、廣告宣傳、人員推廣上加大投入。對于某些難以判定質量高低甚至真偽的消費品市場(如保健品)來說,靠高科技很難攻破,卻可以用轟炸式的宣導炸得遍地開花。
第二階段:利益驅動下的人員配置。核算貢獻時,快公司的某些部門或崗位必然會遠超其它部門,這些崗位對員工產生巨大吸引力。在中國很多企業,崗位人員配置不是人力資源規劃的產物,而是利益驅動的產物。在這種人員調配思想的指導下,企業的組織架構和人員配置發生嚴重扭曲,雖然短期業績有所提升,卻為進一步發展制造了瓶頸。
第三階段:狹隘的小團體主義。崗位人員配置失調進一步演進的結果必然導致企業正常的“決策—管理—執行”指令失效,形成一系列小團體和信息孤島,他們都利用自己特有的工作語言和溝通渠道開展工作,從而導致整個組織有機體被分割,功能紊亂,生產效率下降,企業內團結互助氛圍蕩然無存。
第四階段:價值觀喪失。在組織架構失調、管理鏈條中斷的情況下,低效率行為會像瘟疫一樣在企業內蔓延,從而導致企業價值觀徹底喪失,員工也會失去基本的責任感、使命感。
透視病因
很多快公司之所以能實現銷售額的快速提升,關鍵一點是抓住了中國消費者的非理性消費心理(如愛面子、跟風等)。消費者的選擇行為像陣風,企業的經營模式多為非常態式的推銷。既然是陣風,它既可以“吹快”公司的銷售額增長速度,同時也可以將這些公司“吹出”市場。因為非理性的消費市場沒有可預期的增長空間和維系時間,消費者的選擇會隨時改變方向,導致某些非理性消費市場頃刻間喪失殆盡。
從核心能力來看,很多快公司雖然具有不斷擴張壯大的員工隊伍,但沒有形成核心人才梯隊?梢哉f,很多快公司的成長都得益于低附加值商品的傾銷,沒有核心競爭力,自然也談不上維系核心競爭力的人才團隊。他們的人才隊伍往往龐大而松散,商業機密泄露的幾率較大。
從管理模式來看,快公司之所以患上富貴病,源于其發展路線脫離了企業的管控軌道。從企業規模(主要是財務、人員配置等方面)的發展階段來看,可劃分為生存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與之相對應,企業管理的四個發展階段是財務管理、營運管理、科學管理、戰略管理。要保證企業的健康成長,管理模式必須與企業發展階段相適應。銷售額可以突飛猛進,但普通管理者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成為管理大師,空降兵也很難在短期內掌控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發展脈搏。在管理失控的情況下,不難想象企業還能持續多久!
做好內部管理 根除隱痛
快公司的“富貴病”,其主要病因是缺乏明確的業務模式,預防和根治富貴病,應從夯實內部管理入手:
其一,清晰自身定位,梳理經營模式。企業駛入發展快車道,自然是好事。但值得警惕的是,一定要分清楚這種快速發展是基于行業本身的高利潤還是企業自身實力。如果是前者,那企業應當思考,與競爭對手相比,自己的優勢在哪里?如何去構建市場進入壁壘?如果高利潤被攤平,下一個市場機會在哪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企業才能準確的進行自身定位,創造自己特有的經營模式,跨入均衡發展的良性軌道。
其二,挖掘產品內涵,引導理性消費。消費者的非理性消費促使企業快速發展,但企業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深挖產品內涵,引導消費者進行理性消費,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對市場進行預期和控制。那么,如何引導消費者進行理性消費?首先就需要對消費者的購買動機和價值判斷有清晰的認識。需要說明的是,企業要辯證地看待產品的“內涵”,高科技或貨真價實不等同高內涵。在古人看來,買櫝還珠是一則帶諷刺意味的寓言,但在追求時尚的今人看來,“櫝”正是其“內涵”所在。有人說,在中國沒有真正的高科技,只有挖不盡的市場。這話雖有些偏激,但也有一定道理。
其三,理順管控架構,優化人才配置。人才配置的好壞決定著企業命運。員工能創造多少價值,一部分是取決于其自身能力,但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在組織中所處的位置是否合適。“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與“三個和尚沒水喝”是人才配置效率的兩個極端。在組織架構設置時,不僅要考慮近期的財務需要,更要考慮遠期的管控需要。需要提醒的是,市場部門是企業發展的沖鋒隊,同時也是管理失控的多災區,在崗位設置和人才引進方面應引起足夠重視。
其四,重塑價值觀念,調整管理方略。作為一個有機組織,企業是否擁有統一的價值觀非常重要,因此企業文化被提到時代高度。管理無小事,員工價值取向和工作態度的變化,都是調整管理策略的信號。企業的核心優勢集中在某些部門或某些人身上是非常危險的,一個人再偉大也不可能支撐一個企業成為百年老店,但一種合理的制度安排或價值觀塑造卻可以令一個企業基業長青。所以要學會如何將核心人才的優勢逐步沉淀到企業的日常管理和運作流程之中,并經過企業文化熔爐的深加工使之轉變成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動力。
作者簡介:王俊強,上海經邦企業管理咨詢公司資深咨詢師,對人力資源管理、股權激勵、股權治理、戰略管理、流程再造等有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咨詢項目管理經驗,曾先后為貓人國際、超越集團、國聯安基金公司等數十家大型企業提供了業績管理與薪酬體系設計、長期激勵方案設計、戰略梳理與規劃、流程設計與優化、綜合管理診斷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在《中外管理》、《中國勞動》、《新財經》等數十家重要刊物發表管理類專業文章百余篇,多篇研究成果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收錄。